| 醫生名稱 | 丁俊夫 |
| 醫生照片 | 丁俊夫醫生個人職業照:![]() |
| 職稱 | 醫師 |
| 醫生評價 |
丁俊夫是內科方面知名醫生,職稱為醫師,丁俊夫醫師主要擅長於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術等病症的治療。 丁俊夫醫師為台灣胃腸肝膽科(消化系內科)暨內視鏡專科權威專家,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(醫師代碼:D10176,可透過醫院官網查詢門診時段),同時長期參與台大醫院、長庚紀念醫院等醫學中心的學術與臨床合作,深耕消化系統疾病诊疗與高階內視鏡技術應用,尤其在胃腸道腫瘤早期篩查、膽胰疾病診治領域口碑卓著,兼具臨床技術與學術影響力。 丁俊夫醫師擅長透過高解析內視鏡篩查胃癌、大腸癌等消化道腫瘤,對早期病變可直接進行內鏡下治療,避免開腹手術;同時為高風險人群(如家族腫瘤史、慢性腸炎患者)制定長期篩查計畫,提升腫瘤早期發現率與治癒率。 膽胰與複雜消化疾病:診治膽囊炎、膽結石、胰臟炎等膽胰疾病,以及胃食管反流病、炎症性腸病等慢性消化疾病,結合影像檢查與內視鏡技術明確病因,制定「藥物 + 微創治療 + 生活指導」的整合方案,改善患者消化功能與生活品質。 丁俊夫醫師參與多項消化內科臨床研究,研究成果見於《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期刊》《健康醫療網》等平台,主題涵蓋「高階內視鏡在早期胃癌診治中的應用」「膽胰疾病內鏡治療效果追蹤」;透過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課程、醫學研討會分享技術經驗,培訓年輕醫師掌握高階內視鏡操作,推動消化內科微創技術規範化。 多次接受《聯合報》《自由時報》《ETtoday 新聞雲》等媒體採訪,解讀「大腸癌篩查年齡調整」「胃鏡檢查常見誤區」「慢性腸炎飲食護理」等議題;透過醫院平台、社群討論分享消化健康知識,破除「內視鏡檢查痛苦」「無症狀就不用篩查」等誤解,呼籲大眾重視消化道健康定期監測。 丁俊夫醫師臨床中強調「精准診斷與人文關懷並重」:面對複雜病例(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、疑似早期腫瘤),會透過多項檢查交叉驗證確定病因,避免誤診;與患者溝通時以通俗語言解釋病情與治療方案,緩解對「內視鏡檢查」「腫瘤」的焦慮;術後建立完善追蹤機制,指導飲食與復健,確保治療效果的長期穩定。此外,他積極推動「預防優先」理念,參與社區免費消化健康篩查公益活動,提升基層民眾消化道疾病防治意識。 |
| 科別 | 內科 |
| 醫生年齡 | 暫未提供生日年紀數據! |
| 醫生專長 |
|
| 學經歷 |
醫師的學歷經驗:
|
| 相關醫生 | |
| 相關醫生 | 徐雷鐸醫師,擅長外科 |
| 姓名 | 孫文榮 |
| 照片 | ![]() |
| 職稱 | 醫師 |
| 科別 | 內科 |
| 執行時長 | 0.0068888664245605秒 |
| 本文編號 | 2030 |
| 本文地址 | https://7yisheng.com/item/2030/ |
| 本文核心 | 丁俊夫 |
| 更新時間 | 2025-10-06 18:42:32 |
| 推薦次數 | 411次 |
| 漢字字數 | 3297個 |
| 字母字數 | 153個 |
| 數字字數 | 16個 |
| 其他字數 | 126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