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名稱 | 黃偉俐 |
醫生照片 | 黃偉俐醫生個人職業照:![]() |
職稱 | 醫師 |
醫生評價 |
黃偉俐是精神科方面知名醫生,職稱為醫師,黃偉俐醫師主要擅長於頭痛等病症的治療。 黃偉俐醫師為精神科專科醫師,現任維力精神科診所院長,同時兼具臨床心理治療師、科普作家與媒體健康顧問身份,長期深耕身心症(如壓力相關障礙、功能性軀體症狀)、情緒障礙(憂鬱症、焦慮症)及親子關係與家庭心理諮詢,是台灣精神醫學領域關注「生物 - 心理 - 社會整合治療」與大眾心理健康科普的代表性醫師之一。 學經歷與臨床專長方面,她接受精神科與臨床心理治療雙重訓練,臨床技術側重「身心症診治、情緒調控與家庭關係疏導」—— 例如針對壓力引發的頭痛、腸胃不適等功能性症狀,透過「藥物治療(必要時)+ 認知行為治療 + 壓力管理訓練」的整合方案,幫助患者改善軀體不適並調整心理狀態;對親子衝突、青少年情緒問題,擅長以家庭治療模式介入,協調成員溝通模式、化解關係矛盾;此外,她特別關注「現代人壓力應對」議題,針對職場壓力、數位成癮等現象,提供專業心理干預與行為指導。 在科普與大眾教育領域,黃偉俐醫師的貢獻極為突出:她長期為《商業周刊》《康健雜誌》等媒體撰寫心理健康專欄,並透過個人部落格、Facebook 社群及 YouTube 頻道,分享「情緒自我覺察技巧」「壓力緩解方法」「親子溝通禁忌」等實用知識,內容兼具專業性與生活感;出版多部心理健康科普著作,以通俗語言解讀精神疾病(如憂鬱症)的病因與治療,破除大眾對心理問題的病恥感;同時參與公開講座、電視健康節目,針對社會關注的心理健康議題(如青少年自殺預防、職場 burnout 防治)給予專業建議,推動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重視。 臨床服務中,她強調「以患者為中心的同理心溝通」,注重傾聽患者內心需求,避免將心理問題簡單「醫物化」;服務風格溫和且具洞察力,善用比喻與生活化案例解釋複雜的心理學概念(如「情緒勒索」的運作機制),幫助患者及家屬理解問題本質。憑藉對精神醫學的深耕、對大眾心理需求的敏銳把握及對科普的熱心投入,她在台灣精神科領域與大眾中享有高度認可,為心理健康防治、大眾心理素質提升及家庭關係和諧事業貢獻重要力量。 |
科別 | 精神科 |
醫生年齡 | 暫未提供生日年紀數據! |
醫生專長 |
|
學經歷 |
醫師的學歷經驗:
|
其他信息 | -睡眠障礙(失眠)、自律神經失調、憂鬱症、焦慮症(焦慮性疾患)、恐慌症、精神疾病介紹與常見迷思、社交焦慮症、心理治療 |
相關醫生 | |
相關醫生 | 張家豪醫師,擅長內科 |
姓名 | 陳倩儀 |
照片 | ![]() |
職稱 | 醫師 |
科別 | 兒科 |
執行時長 | 0.0044369697570801秒 |
本文編號 | 2165 |
本文地址 | https://7yisheng.com/item/2165/ |
本文核心 | 黃偉俐 |
更新時間 | 2025-09-06 10:26:18 |
推薦次數 | 276次 |
漢字字數 | 3552個 |
字母字數 | 142個 |
數字字數 | 11個 |
其他字數 | 124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