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名稱 | 魏淑鉁 |
醫生照片 | 魏淑鉁醫生個人職業照:![]() |
職稱 | 醫師 |
醫生評價 |
魏淑鉁是內科方面知名醫生,職稱為醫師 魏淑鉁醫師為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,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(台大醫院)消化內科主治醫師、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,長期深耕消化系統疾病領域,專注炎症性腸病(IBD,含克羅恩病、潰瘍性結腸炎)、慢性腸道疾病及胃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的診治與研究,尤其擅長炎症性腸病的長期規範化管理、難治性腸道疾病的鑑別診斷及生物製劑治療方案制定,是台灣消化醫學領域聚焦「炎症性腸病精準治療與患者照護」的代表性醫師之一。 學經歷與臨床專長方面,她具備深厚的學術與臨床背景,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院,後於台大醫院完成消化內科訓練,並投身炎症性腸病臨床研究。臨床中注重「個性化治療與患者生活品質平衡」—— 例如針對炎症性腸病患者,根據疾病活動度、病變部位及患者年齡,制定「藥物治療(含傳統藥物與生物製劑)+ 營養支持 + 心理照護」的整合方案,有效控制炎症、降低復發率;對難治性腸道疾病患者,透過多維檢查(如腸鏡、影像學、實驗室指標)精准鑑別病因,避免誤診誤治。此外,她主持多項炎症性腸病相關臨床試驗,發表多篇學術論文,推動台灣炎症性腸病治療與國際接軌。 在科普與學術推廣領域,魏淑鉁醫師貢獻突出:她透過醫院健康講座、台灣炎症性腸病學會(TSIBD)平台及專業醫學媒體,分享「炎症性腸病飲食護理」「生物製劑使用適應症」「腸病患者心理調適」等內容,破除大眾對「慢性腸病僅是腸胃不適」「生物製劑風險高」的誤解;她長期參與基層醫師培訓,規範化炎症性腸病的診斷與治療流程,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對該類疾病的識別能力;同時,她關注患者社群建設,推動患者互助支持,幫助患者更好地適應疾病、回歸正常生活。 臨床服務中,她堅持「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」,用通俗語言解釋專業醫學概念(如「炎症性腸病與普通腸炎的差異」),充分傾聽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困難與顧慮,給予耐心指導與情緒支持;服務風格嚴謹且溫和,注重長期追蹤與治療依從性提升。憑藉對消化內科的深耕、炎症性腸病研究的專精及對患者需求的關注,她在台灣消化醫學領域與患者群體中享有高度信賴,為炎症性腸病防治、慢性腸道疾病管理及大眾消化健康科普事業貢獻力量。 |
科別 | 內科 |
醫生年齡 | 暫未提供生日年紀數據! |
學經歷 |
醫師的學歷經驗:
|
相關醫生 | |
相關醫生 | 陳膺仁醫師 |
姓名 | 李芬蘭 |
照片 | ![]() |
職稱 | 醫師 |
執行時長 | 0.007220983505249秒 |
本文編號 | 2808 |
本文地址 | https://7yisheng.com/item/2808/ |
本文核心 | 魏淑鉁 |
更新時間 | 2025-10-04 00:52:05 |
推薦次數 | 261次 |
漢字字數 | 3102個 |
字母字數 | 144個 |
數字字數 | 10個 |
其他字數 | 117個 |